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暨代...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
· 石首市领导调研“清渠洁岸...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
· 石首市领导巡查胭脂湖 助...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监督工作  
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石首市人大 , 阅读39137次, 编辑日期:2020年6月26日打印】【关闭窗口

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0年6月22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汤玉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前宏带领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到建档立卡的部分贫困村先后实地察看了项目建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以及各级各类问题整改落实等情况,入户走访了部分贫困户,听取了市扶贫办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基本情况。我市属插花贫困地区,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5个),共有贫困人口16913户45993人;经过历年多轮动态调整,现有贫困人口14538户42740人。截止2019年底,我市41个贫困村已脱贫出列,贫困人口脱贫43010人,未脱贫存量人口为22户6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8.9%降至0.012%。
(二)主要成效。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相关要求,切实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以及各级各类问题整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新挑战,脱贫攻坚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1、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扶贫攻坚指挥部,以及各行业部门牵头的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13个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同时,配齐配强扶贫办工作人员。二是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市、镇、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三是加强动态管理。组织业务骨干对全市贫困人口变化情况进行提前摸底,对2020年拟新增贫困户进行逐户上门核查,共核查符合贫困户条件的22户62人。
2、强化目标标准,对标对表补齐短板。聚焦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收入方面: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综合施策,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教育扶贫方面:自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429人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4346.3432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2110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065.191万元;资助中、高等职业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242人次,发放补助资金748.5万元),贫困家庭子女参加雨露计划覆盖率达100%。健康扶贫方面: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五位一体”的医疗保障模式,确保贫困对象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在90%以上,年度个人自付总费用在5000元以内。全市贫困人口住院、普通门诊、大病、门诊慢性病累计报销179787人次,共计报销金额33208.41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出台了《石首市建档立卡危房改造实施细则》,对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户应改尽改;对全市145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认定率达100%。2016年至2019年,全市共投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8303.97万元为4314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兜底保障方面:全市农村低保保障建档立卡对象33504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0023万元;建档立卡五保对象2785人次,累计发放资金2630.112万元。产业扶贫方面: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点推行“合作社+银行+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培育发展扶贫产业和基地;进一步放宽产业奖补范围、提高产业奖补标准,加大产业扶贫奖补力度。今年,在桃花山镇、调关镇山区实施土鸡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户增收渠道。就业扶贫方面:通过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开展职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扶贫工厂”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员就业;2019年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277人;2020年在全市154个行政村和36个社区(居委会)开发就业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540个。2015年至2020年5月,全市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资金953.753万元。消费扶贫方面:遴选承办主体,搭建消费扶贫工作平台;确定扶贫产品目录,有序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目前,在省、荆州和石首三级消费平台认证82家市场主体、123个扶贫产品。今年上半年,为降低疫情对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已为贫困户和带贫市场主体销售滞销扶贫产品112万公斤,金额达500万元。
3、加大整合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到位。根据市扶贫攻坚指挥部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市财政部门大力统筹整合相关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精准扶贫资金需求,按要求筹措落实当年全部所需扶贫资金投入。2015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6835.309万元;2020年,全市预计投入资金19790.46万元。同时,根据扶贫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对拨付到各地各部门的资金进行年度核查,积极开展资金清理,对上年扶贫结存资金予以收回。2019年已经清理回收了2018年及以前年度扶贫结存资金1021.32万元。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020年全市共确定实施扶贫项目121个(乡镇扶贫项目89个,市直部门政策落实项目30个,项目管理费1个,其它1个),资金总规模19622.09万元。截至6月16日,乡镇扶贫项目已开工79个,开工率88.76%,完工率67.42%。
4、强化队伍建设,压实驻村帮扶责任。印发《石首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按照“全脱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全市共选派228个工作队、430名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乡镇办区负责驻村工作队的日常管理,驻村工作队的驻村工作情况与派出单位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在全市开展了第一届“最美扶贫人”评选活动,从市镇两级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社会人士四类人员共60名候选人中评选出了20名“最美扶贫人”。同时,加大对扶贫干部的提拔使用,在2018年底的村两委换届中,调整了75名村党支部书记,其中有14名村扶贫干部当选为支部书记;有1名乡镇分管扶贫党委成员提拔为镇长,3名优秀乡镇扶贫办主任提拔进班子。
5、落实问题整改,巡视整改重视到位。对照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脱贫攻坚大排查发现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检视问题,经逐项查摆,我市共梳理15类41个问题,截止目前,己完成整改20个,正在整改2个,己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19个。同时,扎实推进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2019年反馈我市问题线索2009条,共涉及14个项目,经入户核查,共查实问题线索144条,查实率7.17%,追缴资金9.89814万元,党员干部主动退交1.988338万元,追责问责3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正在立案调查2人,给予组织处理33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对照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表现为:
(一)产业扶贫仍须加大力度。有的贫困村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增收门路不多,产业结构单一,扶持措施只注重短平快的项目,中长期规划不够明晰,产业前瞻性不够、持续性不强,难以满足产业扶贫需求;有的贫困村缺少产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且已有的产业项目龙头企业产业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合作社运行效果不明显,没有实质性的效益,贫困群众得不到预期收益,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产业扶贫力度有待加大。
(二)消费扶贫有待规范。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目前,我市遴选出帝曼得电子、两湖优选两家承办主体助力销售本地扶贫产品,在省、荆州和石首三级消费平台认证82家市场主体、123个扶贫产品。据调查反映,我市扶贫目录产品品类和带贫市场主体不多,产品价格偏高,存在有强制消费之嫌。
(三)农民致贫返贫因素呈现多元化。一方面由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单一的提供就业机会、发展产业等帮扶措施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就医、入学等情况而产生的大量开销显得入不敷出,这是致贫返贫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贫困人员打工收入下降;加之社会性、政策性致贫返贫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以及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都可能产生新的贫困群体,增加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
(四)贫困人员内生动力不足。由于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加之有的贫困人员缺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认为帮扶就是给钱给物,“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意脱贫;有的将脱贫致富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人,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存在“倚着墙角晒太阳,坐等政府送小康”的思想;甚至有少数的贫困人员走上“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死循环之路。
三、今后工作的建议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一)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就业扶贫。一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围绕贫困村地域特色进行扶贫开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园区规模化种养、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等举措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延长产业链,增加现有产业附加值,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做好“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把闲置和低效的农村资源、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更好地为群众创造财富。三是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采取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用工对接、创业带动等手段,积极帮助贫困户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稳定就业,通过劳动脱贫致富。
(二)畅通渠道,架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直通桥梁。一是要加大宣传。组织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运用新媒体平台资源,广泛宣传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经验做法,推介农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二是畅通消费渠道。大力支持和引导扶持一批消费扶贫示范企业,以打通供应链条为主要目标,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通过线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途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力求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多方共赢。三是鼓励多方消费。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八进”(扶贫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商场、超市、酒店、菜市场)活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多种方式采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参与消费扶贫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四是认定优质过硬产品。严把质量关,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贫困户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推动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三)统筹谋划,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并重。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既要考虑各地实现短期脱贫目标的需要,也要考虑产业持续发展、农村民生全面改善的长期安排,实现稳固脱贫、逐步致富。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预警机制,重点对已脱贫人口、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建立分类动态监测台账和跟踪问效机制,防止返贫。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非贫困村的政策资金支持,防止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扶贫顾此失彼、畸轻畸重。
(四)加大宣传,唤醒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宣传脱贫典型,破解“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困境;对有等、靠、要思想的“懒汉”,要建立制度,不仅要带动,更要监督、鞭策,促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政府帮扶、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经验典型,引导贫困户树立谋发展、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