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工作>>代表风采
代表工作
  代表公示
  议案建议
  代表风采
人大要闻 更多>>
· 洪云锋参加桃花山镇202...
· 王敏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 石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政府工作报告
· 石首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石首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代表风采  
富民强村创新路 丹心为民促发展
来源:石首人大 , 阅读43328次, 编辑日期:2013年8月1日打印】【关闭窗口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新河洲村位于调关镇北部,毗邻长江,因河床变迁,江堤退挽,致使大片田土崩入江中或形成洲滩。98年泄洪,垸内责任田更加稀少,村民每人只有两分多地。当时的村委班子战斗力薄弱,村级负债近20万元。困境之中,在外做生意有所成就的宋明华被镇委劝说回来,挑起了新河洲村的胆子。2010年,宋明华当选为村支部书记,2011年被选为石首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当他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其妻子并不知情,在听说他当选的消息,气得差点晕了过去。在他妻子的心中,丈夫承包工程、种植芦苇,每年收入总在10万元左右,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现在当上村干部,辛苦不说,每年工资补贴不足1元,怎么能让丈夫去上任呢?这不是自讨苦吃了吗?可是宋明华看着村里现状,想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想到村里的父老乡亲,舍小家顾大家,毅然背起背包走马上任。
提振班子,凝聚民心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在平常的工作中,宋明华认识到一个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威信高不高,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阳光操作,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制定议事规则,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好班子,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从扶贫帮困、调解纠纷到谋划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踏实办事,认真履职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宋明华一直坚守的信念,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把一件一件实事办在村民的心坎上。
针对垸内田少水少、灌溉不足、产量不高的实际情况,宋明华带领村两委班子,乘“三万”活动之东风,积极发动群众,于2011-2012年争取资金15万元,清塘堰,挖沟渠,解决了全村200多亩水稻田长期灌溉难的问题。做到了旱涝保收。
因村里原来的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偷小摸之事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为此,宋明华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在村民集中居住区每隔50米一座路灯,天擦黑,一排排的路灯就亮起来,每年几千元的费用也一概有村支部承担。村庄亮起来了,既为村民夜间出行带来很大便利,也大大减少了偷盗事件的发生,赢得群众的一片赞誉。
力谋发展,富民强村
宋明华知道,群众最盼的是办实事,帮助他们致富,干部队伍和人大代表有没有为人民服务、出谋划策、真抓实干的战斗力,关键看能不能为群众增收致富找路子、想办法、干实事。只有群众富了,才能促进集体经济的状大和发展。
为尽快还清村级债务,壮大村集体经济,2010年,他等带领村两委班子经多方考察,将1000多亩的外滩承包出去,主要种植芦苇等经济性作物,村里每年集体收入近20万元。
2011年,宋明华等村两委班子决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村里200多亩的低湖田和鱼池以20万元的价格承包给农户,实行稻虾连作,主要养殖小龙虾。此举不仅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村民经济收入也大大提升。
2013年,他又带领村委班子向社会各界人士筹集资金20万元,将村里长江外围干堤的原倒口进行了堵口复堤,不仅大大提升了村里防洪抗旱能力,保证了垸内农作物正常生长,2000多亩土地变成了村民责任田,解决了村里在家劳动力的生产安置问题。
在宋明华的带领下,新河洲村由原来的负债村变成了如今的富裕村,由于工作成效显著,2012年,新河洲村被湖北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中共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步奖”,是宋明华落实“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的真实写照。
而今,宋明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和“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为契机,再加压力、再鼓干劲,为把新河洲村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的文明新村而继续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