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工作
|
|
|
|
向省级生态村迈进
|
来源:石首人大 , 阅读5161次, 编辑日期:2012年7月16日
【打印】【关闭窗口】
|
近年来,石首市人大代表、高基庙镇马家垸村党支部书记陈昌绪,在“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中,不断探索农业生态与经济两个良生循环的新路子,使全村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发展。2012年3月,马家垸村被评为第一批荆州市市级生态村、石首市第一批市级生态村。 马家垸村地处藕池河畔,高基庙镇的最西端。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交通条件上,都没有任何优势。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带领群众尽快致富,陈昌绪从狠抓种养业入手,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大规模调整农业结构,通过这些活动,成倍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平整土地。按照粮田田园化、生态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独立化、作业机械化的要求,2011年,通过国家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将全村2316亩耕地进行了平整,对所有沟渠进行了疏洗,6条主沟进行了硬化,所有农田都修建了机耕路,为调整农业结构打下了基础。调整结构。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村委花大气力,将780亩农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承包。共种植葡萄500亩,桃树100亩,金银花100亩,浅水莲藕80亩,另外清挖疏洗堰塘集中养鱼70亩。经济作物占耕地面积的33.7%。引进人才。重视技术,重视人才是马家垸村的成功之道。2010年,陈昌绪几次翻越六虎山,引进石首市新长征突击手李文武等8户32人入村。村投资11万元,对他们实行了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修路,开沟,架电,搭棚,村干部轮流值班,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这8户人家从事葡萄生产30多年,对葡萄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成立了葡萄产销合作社,选择了果大、皮薄、汁多、味甜的优良品种,签订了全年的销售合同。在他们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照料下,500亩葡萄已经挂果,目前园内果实累累,万紫千红、叶繁枝茂,满园飘香。仅葡萄一项,就可创收450万元。100亩金银花已喜获丰收,50万元资金已经到账。 多种经济的大发展,带动了村民的打工热潮。园内除草,施肥,治虫、整枝等干不完的活儿。还有引进的工业企业宜军建材,每天生产免烧砖8万块,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务工。现在,村民足不出村,就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现在的马家垸村,人富了,村美了,腰壮了。在陈昌绪的带领下,全村群众正昂首阔步,向着省级生态村迈进! (高基庙镇 刘传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