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22 年 7 月 26 日在石首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4 次会议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 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本次常委会议报告我 市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 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应对疫情冲击, 打出了减负稳岗、扩就业保民生政策组合拳,为 企业送上 “及时雨”, 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 行。2020 年以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19506 人, 为企业招录员工 8001 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 5.5% 以内。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被省政府授予“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市创新创 业中心创业学院获评 2021 年度湖北省创业学院, 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创业园被省人社厅认 定为湖北省第三批返乡创业示范园, “石首建筑 防水工”在全国劳务品牌展中获评“我最关注的 劳务品牌”,荆州市仁人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被省人社厅认定为湖北省第三批返乡创业示范项 目,笔架鱼肚在第五届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 赛湖北省选拔赛暨 2022 年度“才聚荆楚·创立方” 乡村振兴专项赛中荣获优秀奖,山水家庭农场和 湖北美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荆州市评为返乡创 业示范项目。
二、 采取的主要措施
( 一) 强化统筹部署,提高就业认识。 一 是压实工作责任。全市召开保用工促就业工作专 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 荆州市就业工作有 关文件及领导批示精神,制定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有力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 严格奖惩办法。制定招工稳岗考核奖励办法,将招工和稳岗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区并纳入年终考 核,有力地推动全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 工作的开展与政策落实。二是强化政策宣传。 通 过村村通广播、疫情宣传车、电视台、手机短信 等常见宣传方式;“今日石首” “石首就业”微 信公众号、抖音、湖北公共招聘网等新媒体网络 平台开展多形式立体式就业宣传。 在各乡镇设立 企业招聘宣传专栏,走村入户进社区发布招聘信 息,倡议返乡人员在石首就近就地就业,推动形 成鼓励、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 搭建服务平台,扩大就业影响。一是 精准摸排信息。通过各乡镇人社所摸清辖区内劳 动力就业培训意向,掌握就业需求;开展 “人社 干部进千企”“就业专班服务重点企业发展”等 专项活动,进行用工调查,摸清企业的用人意向 和岗位技能要求。二是开展多形式的招聘活动。 2020 年来通过开展“保用工 促就业”、民营企 业招聘周、每周四常态招聘活动等线上线下 121 场招聘活动,为全市企业发布用工需求招聘信息。 组织用人单位赴武汉、荆州等地参加全国高校毕 业生巡回招聘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开展 “点对点”暖心服务。2020 年为做好外出务工人 员顺利返岗,组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累计 组织发车 611 趟次,参加返粤专列6 趟次,累计 运送 12222 人;2021 年“点对点”输送对接返岗 40 人;2022 年指导组织乡镇办区与企业对接,开展调关、 绣办等 37 场“点对点”企业用工对接服 务活动,搭建“送岗到人,送人到岗”的双向桥梁, 提高了应聘成功率。四是升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实现招聘求职一体机、石首公共招聘网和石首就 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终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推进线上线下零工市场建设,促进灵活就业工作 开展。
(三)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一是 企业在岗培训。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 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工代训等,为 企业发展培育人才。二是组织特色培训。根据各 乡镇办区经济发展特点,采用 “技能 + 创业 + 扶 持”的培训模式,先后开办了火龙果种植、鸭蛙 稻、虾稻共作等特色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 三 是开展定向培训。根据我市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有针对性的开展叉车工、电工、 建筑防水工等培 训,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以劳 务品牌为载体,以返乡人员创业需求、企业用工 需求、个人技能提升需求为导向,加强劳务品牌 技能培训。2020 年以来共为社会培训各类技能人 才 12754 人,落实培训补贴 760.11 万元,发放培 训生活补贴 295.53 万元。
(四) 做好创业服务,拓展就业方式。一是 优化返乡创业公共服务。推进返乡创业示范园、 示范项目、示范乡镇、示范县建设,更好服务返 乡人员创业。二是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 环境,鼓励在外能人、大学生、务工人员等返乡 创业。三是加大创业金融支持。持续加大创业担 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提高对小 微企业政策宣传的精准程度,帮助小微企业破解 资金瓶颈,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733 笔 14827 万元。 四是组织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开展“创业对接会”、 “创业规划路演”、 创业沙龙、创业成功分享交 流会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2020 年以 来,实现新增返乡创业 1923 人,落实一次性创业 补贴 35.9 万元。
( 五 ) 抓实帮扶措施,确保就业实效。 一 是动态精准掌握数据。 加强与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对接,摸清底数, 精准掌握就业动态信息, 实现脱贫人员“五清”,即:基本情况清、劳动 力状况清、就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帮扶措施 清, 为精准开展就业帮扶提供依据。 二是开展专 项活动。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 农民 工、 退捕渔民、 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 作,2020 年以来开展了 16 场乡村振兴、扶贫专 场招聘会,开发绿化、环卫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 置就业困难人员 3890 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 1742.77 万元;实现脱贫人员外出就业 16911 人, 落实交通补贴 1074.86 万元,帮助就业困难人员 实现就业。三是落实援助政策。继续对灵活就业 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扩大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社 保补贴范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1563.99 万 元。四是加强公益性岗位监管。 每年组织专班对 全市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年检,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 改。五是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新 增家政服务员、 失能人员护理等专业,同时成立 “培训小分队”深入乡镇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创业 培训服务,2020 年来开展精准扶贫对象、脱贫人 员职业技能培训 6248 人次,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 六 ) 加强政策联动,增添就业活力。 一是 全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通过开展就业专班服务 重点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 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2020 年来为企业发放 稳岗补贴 721.4 万元,落实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 项奖补资金 254 万元,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53.4 万元、就业见习补贴 11.9 万元;开展“迎 新春送温暖 稳岗留工”专项活动,为 178 名外地 留石务工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8.9 万元,稳定了就 业岗位。二是做好统筹结合文章。将失业保险与 就业服务相结合,通过对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 就业政策一对一服务、 创业服务等,促进失业人 员再就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 促就业”的功能作用,2020 年以来及时为我市失 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 591.88 万元,代缴医疗 保险 213.54 万元 , 失业补助金 71 万元。三是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组建专班专人,建立基础 数据库,每月按时上报企业用工、人员变化、企 业岗位增减情况,为采取预防和调控失业措施提 供依据。
三、 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宣传渠道不广。虽然在政策宣传 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依然存在群众对就业政 策知晓率覆盖率不高等问题。
(二) 基层平台覆盖不全。 因街道体制改革, 城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街道一级缺乏有力抓手。 村 (社区) 一级就业工作职能弱化,无专人负责, 工作开展的实效有限。
( 三) 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劳动力培训工作 分散在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科经局、 应急管理局、商务局、工青妇等部门和群团组织 中,急需加强统筹、提升效能。
( 四) 园区配套设施不优。 石首园区部分企 业不提供食宿,加之园区交通、生活、文化配套 设施短缺,造成就业成本高,对求职人员的吸引 力不足。
四、 今后工作打算
我们将 继 续 坚 持 稳字当头、 稳 中求进, 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 以实施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为引领,以落实落细就 业优先政策为抓手,聚焦重点、精准施策,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一是夯实就业平台。通过搭建优质高效的就 业供需平台,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平台,开展跨 地域、小规模、多频次、 分行业、 分岗位特色鲜 明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缓解企业招工难、就业 难问题。
二是落实就业政策。加大“稳就业、 保居民 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开展就业专班进企业专项 活动,落实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加速推进 就业补贴政策落地,扩大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享受 覆盖面,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三是抓好就业帮扶。积极开展就业帮扶专项 行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积极落实各 项援助政策,扩大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 贴范畴,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
四是提升就业品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联合市扶贫办、市妇联、 乡镇, 依托乡镇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
五是擦亮就业品牌。深入实施劳务品牌促就 业行动。以劳务品牌为载体,通过开展建筑防水 高峰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扩大劳务品牌影响力, 同时加强劳务品牌技能培训,促进劳务品牌带动 高质量就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