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暨代...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
· 石首市领导调研“清渠洁岸...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
· 石首市领导巡查胭脂湖 助...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监督工作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石首市人大 , 阅读32295次, 编辑日期:2015年7月13日打印】【关闭窗口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2013年6月18日在石首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  张凡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根据人大常委会安排,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东英带队,人大教工委和部分人大常委组成调查组,于5月7日至17日,分别调查走访了小河口、高陵、久合垸、横沟市等4个乡镇和4所城区中小学、12所农村中小学。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强化工作措施,我市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做好2014年度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工作,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实施四大工程,改善办学条件。近两年来,市政府注重教育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狠抓了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共投入653万元,用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学校标准化方面的差距。二是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共立项72个,总投资1032万元,项目已全部竣工。三是实施了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共立项7个,总投资1700万元,工程现正在实施之中。四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项目共投入2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装备和教辅设施设备建设。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正常运转。尽管我市近年来财力有限,但在对待教育上做到了重点保障。2011年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总额 18331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预算经费8524万元、上级专项资金162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8187万元,较2010年增897万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19.2%;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总量29969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71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6221万元,本级财力16574万元(包括一中搬迁4000万元、教育技术装备配套1000万元、本级专项800万元、本级经费10774万元),较2011年增加1760万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34.5%;今年市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安排教育预算总额达18630万元(不含教育行政运行经费),比上年增加1670万元,占本级新增可安排财力的15.9%。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由财政全额保障,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校安工程资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以及教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均按标准拨付,保障了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

     3、科学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2010年,我市结合全市实际,出台了《石首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每年调整撤并的学校、布局调整中的过度学校、中长期定点学校等三类学校的调整路线。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段学校已由2009年的小学73所、初中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调整为小学50所,初中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4、狠抓队伍建设,推动师资均衡。一是健全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市委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市教育局制定了《石首市中小学教师管理规定》和《石首市教育局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二是积极拓宽教师补充渠道。2012年,我市共招录省招教师36名、市招教师30名,充实到各乡镇学校,乡镇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实行教师交流制度。近三年来,我市从城区选派了180余名教师到师资较弱的学校任教,并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学校对口联系和城乡教师交流任教工作的通知》。四是坚持教师培训制度。认真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并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5、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管理均衡。一是建立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长效机制,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学业考试分数为唯一依据的评价办法,积极推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二是建立义务教育划片招生长效机制,特别是严格控制城区学校招生规模和班额,并将重点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50%按学生数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二、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在组织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座谈时,有基层代表说了这么一句话:基层学生真苦,基层教师真难,基层教育真危险。通过调查,我们确实感到教育均衡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不少基层学校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境况。据调查,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我们在调查走访中看到的是城区学校的豪华,农村学校的简陋。在城区及乡镇的中心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城区的文昌、实验、绣林三所优质学校生源普遍爆满,班额规模过大,导致生均公用面积、生均校舍、生均运动场地不足。一些学校把必备的功能室全都用作了教室,从而直接影响了实验课、体育课、音乐课等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依然十分落后,教学设施设备十分简陋,必备的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及其相关的仪器设备无法配齐配足。像横沟市镇唯一的一所村小熊家台小学依然使用的是砖瓦结构的低标准平房校舍;小河口镇中心小学教室几乎没有一块好的门窗;几乎所有农村学校学生课桌大多还是其父辈所用过的,高矮不一,破烂不堪;还有不少农村学校教师宿舍条件差,有的根本没有教师宿舍,像横沟市镇熊家台小学因无教师宿舍,有的教师每天都要骑摩托车跑30多公里到校执教;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及相应的设施十分简陋。还有高陵镇茅草街小学、三兴公小学和久合垸乡中心学校学生上学要走一公里多的泥土路,遇到雨雪天气,学生上学十分困难,且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落后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力量很不均衡。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村教师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一是缺编严重。从我们调查的几所村小看,代课教师达60%以上,像小河口镇的三所农村小学缺编尤为严重,45个编制就缺编36人(代课教师32人,支教4人);高陵镇四所农村小学也聘请了代课教师22个。二是年龄老化。农村学校教师50岁以上人员占一半以上。小河口镇中心小学一个学校57岁以上教师就有8个。三是素质偏低。农村小学的现任教师大多是民转公教师,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音、体、美、英等课程完全无法胜任。

3、教师管理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无序的调配。教师的调进不是以学校的需求为标准,调出教师不顾学校缺编是否严重。据对城区4所学校(文峰、笔架、实验、绣林)的调查,近五年调进118人,调出仅29人。乡镇学校的缺编就是由此而形成,全市有一半以上村小将在近三年内因教师年龄老化、缺编严重而面临关门,即使是教师爆满的文峰中学也有因缺科任教师面临开课难的问题。新进的教师相当一部分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教师岗位。调查中不少学校反映:近年来新进的教师普遍存在特长缺失的状况,“新进的年轻教师能说会写的基本没有,能唱会跳的基本没有,能吹会弹的基本没有”。二是变味的支教。学校派出支教教师大多是一些责任心较差的教师,他们下到乡镇后,要么就是要求照顾,课程负担要轻一点,要么就是挂个名,便于做自己的事。这些支教教师待遇好、负担轻,给当地教师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放任的离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离岗教师不少于400人。据调查,文峰、笔架、实验、绣林4所学校就有离岗教师147人,各乡镇都在20人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离岗没有任何事由。四是庞大的行管机构和人员。局机关科室多,人员多,不少还是从学校借调的教师。像教研室、勤管站、电教馆三个科室就占编100多人,还有一个无编机构园丁新村就占编10多人。各学校也是行管人员众多,有个学校不到200个在岗教师就有29个行管人员。

由于管理混乱,教师队伍出现了六多六少的现象:一是行管人员多、一线教师少,二是城区教师多、农村教师少,三是中学教师多、小学教师少,四是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五是充数教师多、优秀教师少,六是离岗教师多、安心教师少。

4、学校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补课和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当班主任,搞补课,发资料,三五年就可以赚取一栋房子”,成为不少城区教师的追求。二是教师管理不够规范。行管人员多,离职脱岗的多,其中不少离职人员没有任何事由。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学校行管人员虽有20多人,可真正管事的只有几个人。三是课程开设不够规范。特别是农村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匮乏,不少校领导把办幼教赚钱作为主要目标,重在追求学校平安无事,只重主课,不重英、音、体、美等其他课程。四是分班不够规范。像去年两所城区初中新生分班很不均衡,多的班达80多人,少的只有50多人,学校、老师、家长意见很大。由于管理的缺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而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

5、教育布局不够合理。据了解,全市15个乡镇办区的学校布局中仅有高陵、小河口、桃花山三个地方的格局基本合理,有些乡镇撤并过于严重,还有的乡镇仅剩一所中心小学。

6、经费投入分配不公。基层学校普遍生源较少,那种公用经费纯按学生数的分配政策对于生源少的基层学校有着不公平的一面。项目投入上也没有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执行,这也是导致学校建设有的豪华有的寒碜的主要原因。

7、择校现象十分突出。据了解,我市与公安县比较,人口几乎只有公安县的一半,而就城区而言,我市比公安县城区的小学生要多近一半。按照区域划分,城区的三所小学有50%以上学生属于择校生,造成城区初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

8、撤建决定久拖不办。针对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以及新厂高中、城南高中和职业学校生源紧缺的情况,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9月第24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决定》,决定要求:以一中搬迁为龙头,调减一所高中,新增一所寄宿制初中,新建一所标准化小学等。时间已过去三年,至今不见行动。

9、安全稳定隐患众多。校车问题虽然近年来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依然十分严重;择校中的家长闹事、幼儿园闹事问题每到开学时期总是时有发生,处置不当则有可能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教师队伍受洪湖教师罢课影响,加之不少教师因多种因素心里有些失衡,思想情绪波动较大;还有不少农村学校校舍、院墙破旧,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三、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1、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按照市规划准备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按照目前我市财力情况以及现有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认为,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把现有的学校设施资源用好。像锦洲小学、徐家铺小学、路家铺小学、南岳山小学等城郊学校资源存在闲置现象。如将实验小学与锦州小学合并,把锦洲作为实验小学的低年级校区,现实验小学作为高年级校区,这样可以打消学生家长就读普通学校的顾虑,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缓解实验小学学生放学时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据了解,锦洲小学的现有教室可以容纳1200名学生,而现在锦洲小学仅有500多名学生,有师资,无生源。两校合并后,将有效的解决大班额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区域招生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择校现象。更重要的是抓紧执行上届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把文汇高中改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既解决了城南、新厂高中和技校生源的问题,又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2、严格健全和执行教师调配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教师问题是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提请政府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要制定激励政策激励教师充实一线教学队伍,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像高陵镇把在村小工作的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首选条件,就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要大力改善一线教师的待遇,坚决杜绝教不教书一个样,杜绝不带课比带课待遇更高的现象;教师的调配要严格按照学校的实际需要,不要出现那种需要的是英语教师而调进的是体育教师的情况;新招录的教师一定要把握标准,保证教师素质,且以保证基层教师为主;要建立教师转岗机制,即高中教师转为初中教师、初中教师转为小学教师;要适度提高校长管理学校的自主权,要注重关爱困难教师,要提高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平等执行公积金等福利政策;要严格依法依规处理离职脱岗人员,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3、精简行管机构,充实基层师资。行管机构和人员的庞大,既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又影响基层和一线教师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精简行管机构和人员,充实基层师资,彻底改变基层师资匮乏的现状。

4、建立健全薄弱学校扶持机制,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一是经费上对薄弱学校重点倾斜,建议经费的分配方式可以以校设立一定基数,然后再按学生数分配,避免经费分配上的不公。二是项目政策上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重点解决学生的基本学习条件,如课桌椅烂、上下学难等问题。三是基层教师待遇上有提高政策。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四是制定偏远地区教师招录的优惠政策,适当放宽条件,招录本地有志之士投身本地教育事业。这样,才可能招的进人,留的住人。五是要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本着倾向农村、倾向薄弱学校的原则,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弱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升,尽快实现办学条件上的相对均衡。

     5、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寄宿制管理办法。按目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多、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这样既解决了留守儿童上学的安全问题,又使爷爷奶奶管理孙子学习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大力改变师者不爱教、师者不适教的现象。

加强督导检查,促进教育均衡。要加大政府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与评估机制,要加强对经费投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情况的督导检查,同时,对教师编制要适当调整,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