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环境保护法》贯彻执行和 2021 年度 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2 年 7 月 26 日在石首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 卢孟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要点》 的安排,2022 年 5 月 26 日—27 日,市人大常委 会组成调研组, 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对我 市《环境保护法》贯彻执行和 2021 年度环境目标 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 走访了红星渠雨污分流整治工程现场、金平工业 园区污水处理厂、原北门口油库、城区饮用水源 水质监测站、张城垸新老垃圾填埋场、湖北鑫盛 农牧有限公司、调关垃圾填埋场、桃花山镇大汊 湖生态湖示范创建工程等 8 个现场,详细了解 8 个现场环境保护和问题整改工作情况;召开专题 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办公室、市生态环境局、 市人民检察院、 自规局、科经局、住建局、城管局、 卫生健康局、 农业农村局、 水利湖泊局、商务局 等 11 家单位的工作汇报,收集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现将视察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生态环保等部门在市委的 领导下,高度重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坚决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带领全 市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 路,通过不懈努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 显成效。
1. 大气保护措施更实。一是清理淘汰高污染 燃料锅炉。组织开展淘汰高污染燃煤锅炉“回头 看”,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气污染。二是推进净化餐饮油烟。对全市 68 家机关单位、学校食堂、 大型餐饮酒店、烧烤店进行检查,对未安装油烟 净化处理设备的,督促其及时安装;对露天烧烤 摊点实行取缔。三是强化禁烧桔杆措施。全市 15 个乡镇办区通过宣传引导、转运消化、 粉碎还田 等方式,全力减轻禁烧难度。去年全市转运利用 秸杆面积 20 万亩。四是加强扬尘治理,加大街道 灰尘垃圾清扫力度,严管在建工地渣土遮盖与运 输,提高城区雾炮降尘频次,确保城市道路定时 逐段冲洗,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2. 水体保护推进渐深。一是强调管好排污口。 对市域长江及其重要支流 250 个入江、河、湖、 沟渠排污口明确了责任主体,开展日常巡察,对 其中 132 个排污口开展监测,对 17 个排污口进行 了整治。二是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近几年累 计投资 21 亿元,对五湖生态及城区水环境进行 综合治理,陈家湖、山底湖、廖家渊、蔡家潭等 水体质量治理成效明著。三是开展河湖常态化清 理。对箢子湖周边的养殖场进行拆除和整改,对 宋湖等 12 个湖泊内尾汊和 23 处围栏进行拆除; 拆除湖泊周边违建预制厂 2 处、养殖棚 8 处。 去 年,全市湖泊清除水花生和水葫芦约 486 吨、垃 圾 591 吨、地笼 4777 个、拦鱼网 50 处。 四是实 行湖泊清水养殖与湖泊环境健康改造项目建设。 投资 160 万元,在桃花山镇大汊湖开展健康河湖 试点建设;实行全市湖泊人放天养,禁投肥料。 五是开展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通过建沉淀池、过滤池、生物处理池、人工湿地等技术对养殖尾 水进行处理。投资 465 万元,在白莲湖、上津湖、 中湖实施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 2150亩, 效果较好。六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2021 年, 我市安全饮水 4 项考核指标及综合得分均位列荆 州县市第一名。
3. 土壤保护重视程度提高。一是积极开展隐 患排查和风险评估。按照省、 荆州市的要求,对 楚源、华丽、方正 3 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隐 患排查,对查出的 14 处隐患点迅速整改。对长江 矿山及腾龙科技等公司用地进行了土壤污染风险 评估。二是加大畜禽粪污防治和利用。2021 年, 全市 5 家有机肥生产厂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 50 万吨,生产有机肥 10 万吨,畜禽粪污染资源化 利用率达 92%。开展沼液还田示范基地建设,督 促 374 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安装了粪污处理设施。 三是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措施。通过绿色防控、准 确预测等方式,2021 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 防统治覆盖率达 41.4%,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 43.6%,农药用量较上年减少 4.3%,计 35.5 吨。 通过推广土肥新技术,2021 年全市化肥用量为 9.4 万吨,比上年减少 971 吨。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 配方施肥面积达 114.34 万亩,覆盖率为 95%。四 是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对桃花山镇二处矿山进行 整合,停止采石扩规;完成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扩地 8102 亩;对白鳍豚保护区进行实地立 标堪界;全力完成全市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 定工作,有效利用国土空间资源。
4. 长江大保护力度加大。一是对长江岸线进 行清理整治,搬迁部分企业,拆除违建,消除垃 圾堆积填埋。二是严控长江岸线用地审批, 严格 按规划落实管控。三是清查整改长江涉水排污口 85 处, 查封非法排污口。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行为,取缔非法砂石码头和堆场,建立联系会议 制度,加强联合执法,不断规范采砂行为。
5、环境保护目标完成考核任务。一是环保 基础投入增加,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相 继建成营运,城区污水处理厂与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断规范,城乡垃圾收运体系不断完善。二 是水体质量指标不断进步,全市湖泊水体质量提 升明显,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除 11 个重要水系考 核断面考核指标达标率在 90% 以上外,其余考核 指标达标率为 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全面完成了 2021 年确定的减排目标。三是环境保 护目标完成措施力度不断增强。 市政府 27 次研究 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54 次开展调研检查或专 项督导,问题整改责任制清单制进一步强化。第 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 33 项,交办 11 件信访件全部销号。省级环保督察交办 41 件 信访件已全部销号,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 题已全部制定整改方案,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整 改。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成绩可喜,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
1、环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一些 部门和行业把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摆到足够重要 的位置。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优先方面 时有模糊,跑冒滴漏时有发生, 个别企业对危险 废物处置不规范,存在风险隐患。二是社会大众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够,一些部门和民众认为 环境保护就是环保部门的事,与已无关,对环境 保护、人人有责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做得不好。 三是有的地方和部门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 充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缺 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环境监测力度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 进一步加大。一是大气监测点太少。全市仅笔架 山顶一个点装有大气监测设备,其他地域尚未安 装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公开途径不清晰,不及 时。二是乡镇饮用水源地水体质量监测点建设和 监测技术手段不够。全市饮用水源地除中心城区 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外,乡镇饮用水源地均未建 设安装,采取的是人工定期抽样送检办法。三是 土壤监测主体责任不清晰。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感觉土壤环境监测有些方面情况较模糊。四 是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环境危机预警制度 建设,重点污染源监测、危险废物日常摸排、医 疗废水处理监测都还需要加强。 五是污水收集设 施不健全,收集管网建设滞后。
3、中、省及荆州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压力 大。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 33 项, 还有 2 项正在推进,回头看问题有 5 项正在推进。 2021 年,在全国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中,反馈石 首意见 21 条,我市有些重点企业及个别工业园区 均在整改之列, 时间紧迫,整改工作量和压力非常大。
4、部门环保责任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责任、执法责任;进一步 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市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下发 了成员单位环保工作责任清单,应根据清单制定 考核办法,年终实行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纳 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和干部任用考核因素。
5、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时有反弹。城区 烧烤油烟、空气异味、沟渠农业面源污染、牛羊 散养等问题时好时坏,尤其是空气质量提升空间 出现瓶颈、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部 分断面水质不稳定等问题,还需以问题为导向, 进行专项治理、 综合治理及建立长效机制。
三、建议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一 是要通过大众媒介等各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方面 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典型案例,让生态环保 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起生态优先谋发展的理念。 二是要在各中小学校定期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 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爱护环境、 珍惜 资源的理念,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把生态文明建 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党校、行政学校培训 教学重要内容,让生态环保理念及法规深入党员 干部、公职人员的脑中心头。三是要充分利用 “6.5”世界环境日、普法活动、资料发放、执法
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全社会 环保意识。
2、加大环保联合执法力度。环保、公安、农业、 水利等执法部门要强化行政执法与行业管理,对 环保违法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要移交,做好行 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工作,切实为维护良好生态 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要进一步强化市环境保 护委员会的作用,创新部门与地方对环境保护工 作的协作配合,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不断提 升环保执法效率;细化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 紧盯环保目标考核指标建立环保工作推进台账;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 岗双责和环境保 护 “一票否决”制度,确保乡镇和部门将生态文 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日常议事日程。
3、强化环保监测等环保基础建设。一是要 推进全市饮用水源地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对全市 备用饮用水源地也要加强监测监管, 确保全市人 民饮水安全。二是要加强对空气、土壤、噪声监 测点建设,扩宽监测范围,有些工期较长的大型 建设工地应加装对噪声和扬尘监控的简易设施。 三是加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收集能力建 设。四是对全市大型湖泊及较大沟渠排污口按属 地和管辖权归属进行摸底排查、 登记造册,该保 留保留、该取缔取缔,并纳入全市统一监管。 五 是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等。
4、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整改。 以问题为 导向,不断解决环保问题的历史欠账。从中、省 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来看,我市重点企业及相关 工业园区均有整改任务,要切实按时间节点完成 中、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对群众不断反映的问 题,如油烟问题、菜牛散养、乡村沟渠污染、不 达标排放等问题,应逐项制定整改方案,开展专 项整治。有些问题较严重又不按规定整改的应立 案查处。 探索以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环保部分指标 问题的做法,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排放权交 易,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
5、加强环境预警、预防机制建设。一是强 化全市环境风险定期排查,对重点风险点进行日常巡查。二是要完善林长、河湖长等机制实施内 容,真正发挥好环境日常监管的作用。三是严把 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与影响评价关,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规定,以免 走污染处罚、先污染后治理整改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