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暨代...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
· 石首市领导调研“清渠洁岸...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
· 石首市领导巡查胭脂湖 助...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石首市人大 , 阅读43873次, 编辑日期:2015年8月6日打印】【关闭窗口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元月7日在石首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石首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夏锡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的中国,新政频出,春潮涌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2013年的石首,清风拂面,激情飞扬,全市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年来,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克难奋进,全面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1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39元,分别增长11%、15%。
(一)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调整完善园区规划,金平工业园和沿江产业园规划面积分别达31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一城两翼”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启动金平工业园创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管网延伸等配套工程建设,翻新改造开发大道,拉通高速公路到园区的连接线,金平工业园“三纵三横”框架全面完成;加快沿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0万元、长8公里、双向四车道的楚天大道动工建设。
修订完善《驻点招商管理办法》,组建驻点招商小分队,分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6个地区开展招商。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亿元,实收注册资本6亿元,新注册工业企业83家,直接利用外资800万美元,新签约项目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
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组建项目建设指挥部,采取“电视问政、电子显示屏滚动公示、现场拉练”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比对通报、建立进度档案,强力推动项目建设。长江星医药一期、钱潮精密件二期、首美家具、永瑞电子一期、保尔新汽配、盛发汽配、清浩塑业、中海药业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玖鼎润铝业、奥克南管业、玺都铝业、阿罗亚铝业、好味源食品、宏创科技、祥锦汽配、华泓金属制品、宝龙纺织、长江星医药二期、瀚煜建材、天楚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二)产业水平大幅提升
注重五个百亿产业培育,医药化工产业来势较好,预计全年完成总产值79.6亿元,增长29%。加强重点骨干企业培育,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89亿元、增加值49亿元、入库税收2.6亿元,分别增长26.5%、15.1%、23%。支持楚源集团实施工艺改造,开拓内外市场,预计全年完成销售产值69亿元、入库税收1.5亿元,分别增长74.2%、50%。支持吉象公司扩能改造,新上25万方连续平压CPS生产线,产能将实现翻番。推进劲牌酒业股权改造和战略调整,投资10亿元实施微生物数控酿造技改扩能,打造健康型白酒。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
加强抗旱排涝、高产农田创建和特色板块建设,农业生产再获丰收。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4亿元,增长4.8%;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3.5亿元,增长38.6%。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桃花楠竹”、“石首尖椒”、“天鹅洲荻笋”被新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强“石首新三宝”品牌整合和市场整治,培植元丰蔬菜、南鑫蔬菜、徐峰蔬菜、久裕葡萄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65个。大垸镇全国蔬菜标准园建设通过农业部验收,南口镇被纳入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市荣获“全国蔬菜标准化建设示范县”称号。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1.82万亩。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42家,总数达343家。
制定助推商贸流通业升级发展若干政策,全年新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0家,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673户。外贸出口再创新高,预计全年完成1.4亿美元,增长37.2%,进出口企业增至6家。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桃花山生态科技园建设积极推进,天鹅洲游客接待中心、江豚暂养池扩建等工程先后竣工,天鹅洲湿地成功申报为国家重要湿地。
(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加快实施全域规划编制,完成了大垸、横沟市、高陵、久合垸等乡镇总体规划和18个村庄规划编制、109个村现状图测绘,完成了城东新区控制性详规和中心城区排水、环卫、道路、绿化等专项规划。实施解放大道升级、解放大道和涎兜湖市场改造工程,新一中、林产品交易市场项目顺利签约,即将动工建设。湘鄂路改造升级及游园建设全面完成,明珠大道、建宁大道、解放大道和金平工业园绿化亮化、绣林大道灯饰工程有望春节前完工。打响城区“双征”攻坚战,加强中心城区个人建房控管,组织集中拆违23次,制止抢建行为16起,强制拆除违建工程15处。做大做强城投公司,融资能力明显增强。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江北新城一期全面完工,产业花园新村、龙腾商贸城、江南龙城等32个农村新社区建设快速推进。调关镇伯牙大道、高陵镇杨溥大道、新厂镇世纪大道、团山寺镇建设路等道路改造升级全面完成。荆南四河堤防加固、株树港水库除险加固、民建河水利血防二期、小农水重点县天鹅洲项目区、蛟子河综合治理二期等项目年度任务全面完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高基庙、调关、小河口、东升4个乡镇3.7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开展生态村庄创建,建设高标准绿色村庄40个。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万”活动先进县市。
努力打破制约石首发展的交通瓶颈,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行业审查和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咨询评估,纳入了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过江通道规划。江南高速、潜石高速、蒙华铁路石首段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江南高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积极争取新后线、秦黄线新厂至高基庙段升等为国道G234,国道在石首过境段达40公里。争取金银垱至石首港升等为一级公路,全年新增省道和旅游二级公路101公里,其中军调线、南口至柳湖坝、高陵至过脉岭段即将完工。新修通乡公路20公里、通村公路120公里。新客运站全面竣工,可投入今年春运。
(四)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968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48人,扶持创业106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1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805万元。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468套公租房和192套廉租房配租到户,522套公租房主体工程竣工。强化税收征管,财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中考成绩名列荆州市综合评价第一名,新成立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组建校车服务公司,购置校车125台,有效解决了学生和幼儿乘车安全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快乐广场大家跳”群众文化活动在荆州市推广,走马岭遗址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智能广播网建设全面完成,《新闻110》电视栏目获省新闻栏目优秀奖。免费开放南岳山森林公园,满足市民休闲需求。认真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在全省率先组建市级健康管理中心,血防疫情传播控制达到国家标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符合政策生育率97.1%,承办省“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创建工作现场会,荣获“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市”称号。严守耕地红线,狠抓节能减排,单位GDP能耗下降3.5%。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大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模式,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承办荆州市“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现场会,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先进普法办公室”,调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好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市总工会被授予“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实施“天网工程”改造,创新警务机制,加强社区警务室,建立街面警务站,实行三级网格化巡逻,精心组织“利剑”、“亮剑”、“反盗打抢”等专项行动,110警情、“两抢一盗”案件分别下降15%、24%,顺利通过省“平安县市”验收。
(五)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抓改促”活动,认真执行“八项规定”,机关作风实现了突破性转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90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1件,办结率100%。依托《石首政府网》,推进行政审批、财政收支等九大领域信息公开,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47家行政审批单位入驻、授权到位。扎实开展市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清查工作,共清理项目5441项,取消和合并131项。严格实行“一单告知、一科审核、一人审签、一票缴费、一站服务、一次办结”的“六个一”行政审批制度。实施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办、一包到底和“零收费”。  
组织“比点观摩”,对乡镇办区“四化同步”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考核。加强对地方债务、部门预算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的专项审计。狠抓“六风”整治,先后查处工作作风问题22起,处理违纪违规人员37人。
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创业就业、安全饮水、保障住房、“菜篮子”工程、扶贫助残、法律援助等十件实事基本完成。编制、行政学校、气象、石油、金融、通信、公积金、供销、盐业、烟草、人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兵役、方志、粮食、物价、档案、双拥等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团委、妇联、科协、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石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现状没有改变;财政收入总量不大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突出;影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信访维稳压力较大;政府部门少数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新思想、新举措还不尽适应,以权谋私现象仍然存在;政府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元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石首发展提速增效、振兴崛起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的要求,紧扣“加快发展”主旋律,围绕“进位提质”总目标,咬住“工业兴市”不放松,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深入年、行政改革规范年、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提速年、经济发展进位年”活动,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大创新、城乡面貌大改善、民生福祉大提升,为全面建成“四个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招商引资增长4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发展现代工业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不完成工业化进程,石首的发展进步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在谋增量、扩总量、提质量上苦下功夫,加快发展现代工业。
加快园区建设。按照“一城两翼”的发展思路,完成金平工业园和沿江产业园规划环评。完成金平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园区项目满园,规划建设园区防洪排涝设施,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110千伏变电站、综合配套中心、居民整体搬迁工程。加快建设沿江产业园楚天大道,开展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增强关联产业聚集度。支持新厂、高陵、高基庙等乡镇园区建设,打造各具特色、实力较强的工业大镇。
强力招商引资。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具体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市领导、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乡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实收注册资本金达到8亿元。实行全员招商与专班招商、产业招商与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与乡情招商相结合,更加注重发挥招商专班作用,盯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打牢招商引资基础;更加注重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环境压力小、税收贡献大、就业带动强的好项目;更加注重提振石首在外成功企业家的信心,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
推动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要致力于带动全市上下把所有工作项目化,把所有项目具体化,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项目的建成,来保障经济发展大目标的实现。继续坚持“一个项目、一名联系市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包到底”的责任机制,“工期倒逼、挂图作战”的建设机制,一周一安排、半月一通报、一月一会商、全年结总账的调度机制。重点抓好瀚煜建材、永大新材料、宏创科技、玖鼎润铝业、奥克南管业、玺都铝业、阿罗亚铝业、天楚风力发电、宝龙纺织、长江星医药二期、华新水泥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
扶持产业壮大。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突出“运用精良装备、创建精品名牌、培养精英人才”三大重点,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富而思进,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老企业。加强宏观指导,引导企业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楚源、吉象、劲牌酒业等重点企业扩能提质、转型升级,支持致源电子、德永盛纺织、顺发钢铁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全民创业。年内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0个以上。选择50家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力争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已经迎来了新的时代。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农产品由简易产品向标准商品转变,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理念谋划农业,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公司化经营农业,大力引导工商资本进军农业,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每个乡镇办区都要新引进或培育一个公司化经营农业的企业、一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抓好粮油、棉花、芦苇、水产、蔬菜等优势资源深加工,重点支持蛋鸡、生猪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条。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型农业机械,积极引导农产品实施注册商标、创建知名品牌、实现有包装入市。 
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行生态化种植养殖,倡导不使用高残留的肥料农药,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着色剂、催熟剂、保鲜剂,变片面追求单产为理性追求单价,让农产品生产既回归到首先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本源上来,又能够实现有利可求。逐步建立产地和经营地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推行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检测者、检测结果标识清晰、责任可追溯制度。
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三峡后期扶持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民建河综合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完成90公里乡镇骨干渠道疏洗,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盯紧《长江中下游干流治理规划》、《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民垸堤防的防洪能力。实施大垸镇等4个乡镇高产农田整理项目,完成整治面积7.5万亩。扶持贫困乡村改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3000亩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继续稳定粮食面积,推广优质品种,力争粮食总产突破6亿斤。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油菜、蔬菜、林业、水产、蛋鸡等五大板块规模,新增油菜1万亩、蔬菜1万亩、植树造林4万亩、蛋鸡养殖200万只,全力争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示范县市、全国重点木材安全储备基地。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力争新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志5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眼于建设鄂南湘北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发展文化旅游业。修订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市内旅游导识系统。依托长江故道湿地群,麋鹿、豚类自然保护区,招引有强大投资能力的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形成有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景区。加快桃花山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启动游步道、三菱湖水上乐园等项目建设,完善生态科技园配套设施。启动走马岭遗址保护规划实施工作。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培育商贸物流业。编制商贸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火车站仓储中心、临港物流园、林产品交易市场、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基地建设,启动鄂南湘北综合大市场建设。年内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家。深入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农超对接”工程,构筑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积极培育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
提升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和培育房地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设计优良、环境优美、品质优秀的高品位居住小区,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让房地产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上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
(四)着力发展新型城镇
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加快中心村庄建设,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完善城乡规划。城市,既要经营现在,更要经营未来。要避免城市建设的破坏性手笔,唯一理性的路径就是强化规划刚性。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的基础上,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推动乡镇完成规划区控制性详规。完成中心村庄规划编制,切实解决农民建房“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在构思设计城市建设项目时,要做到技术指标和美学指标并重,建筑的布局、层次、线条、风格、色调等协调雅致,力争每一个建成的项目都成为艺术品。严格控制城乡小面积商住开发,严禁小产权房开发,严禁在城市禁建区内建私房,让城市发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加快城市建设。开工建设锦绣大道,太平坊大道、解放大道、笔架山路延伸段,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快速推进新一中、陈家湖公园、绣林广场、解放大道升级改造等项目,全面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高标准建设南岳山、车落岗、太平坊等居民拆迁还建小区。加快产业花园新村、星辰国际酒店、书香门第、山水一品等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完成中心城区重点地段雨污管网建设,启动滨江公园建设、山底湖综合整治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各乡镇资源、产业、人文特点,合理规划城镇定位,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发展。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支持5个中心村庄或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大城镇化进程中的配套改革力度,切实解决好入户、就业、上学、就医、住房、社保等实际问题。
加强城乡管理。探索建立城市内各种管理资源整合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力整顿中心城区机动车无序行驶和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加大城乡“脏乱差、破旧残”整治力度,抓好城市日常保洁、绿化管养,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靓丽。编制“美丽石首”建设规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五)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软硬环境事关一个地方发展快慢好坏,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处处都是环境的理念,抓住根本问题,改革创新突破,下决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立志让所有投资者热爱石首、推崇石首、扎根石首。
优化交通环境。盯紧看牢石首长江大桥项目的申报冲刺,做好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全力以赴抓好蒙华铁路、江南高速、潜石高速石首段建设的协调配合,争取江南高速年内竣工通车,使石首早日融入全国交通大循环。全面启动省道S220改道工作,完成省道S480、S436、S430、S329建设,完成省道大修6公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50公里,彻底消除村与村之间“断头路”,尽快完善市内交通小循环。启动江南高速至港口一级公路建设,统筹谋划港口、火车站、高速公路连通对接,努力实现公铁港联动。
优化行政环境。倡导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帮助企业家的良好风尚,认真做好对企业家的每一件服务工作。探索行政服务预审批制度,推行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度,实行行政服务低效率责任追究制度。中介服务全面向市场放开,上级机关备案、审查,由职能部门先审批后代理。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和重点企业的联系服务机制,开通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绿色通道。运用政策杠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优化施工环境。认真落实征迁政策,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强力推进城区“双征”,确保今年5月份以前实现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应收尽收,2015年9月份以前实现城市建设区内房屋应拆尽拆,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即能落地,城市建设项目议定即能开工。依法严厉打击堵门堵路堵工地、强卖建筑材料、强揽建设工程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净化石首的施工环境。
优化金融环境。认真落实“存贷挂钩”政策,加强银行业绩考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放,逐步实现本地存款主要用于支持本地发展的目标,确保全市综合贷存比达到35%以上。依法整治民间高息借贷,依法打击非法集资行为,规范金融秩序。用好用活产业发展基金和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充分发挥担保公司作用,切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六)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们要继续发展好各项社会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善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政策,加强对城乡低保户、老龄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关心和帮助。有序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改扩建工程,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均衡教育”验收。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便民惠民政策,加强血防综合治理,巩固新农合成果,创建“四化”乡镇卫生院3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完善城乡广播电影电视基础设施,努力推进数字化、高清化建设,打造更多群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快乐广场大家跳”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30个农民健身工程、10个社区健身苑点。着力推进科技进步,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实施科技计划3项以上。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化工、冶炼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治理,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责任目标以内。加强上津湖、中湖、三菱湖、秦克湖等湖泊保护,确保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确保全市山水面积只增不减。积极争取生态示范县市项目,大力开展乡村造林绿化,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认真解决污水、垃圾和焚烧秸杆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让石首的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清新。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完善信访约谈制度,开展“阳光信访”视频接访活动,确保面临实际困难和问题的群众“事能解决”。以“天网工程”建设为契机,综合提高人防技防水平,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让群众有更强的安全感。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整改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逐年减少行政规费和罚没收入,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努力提高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争取项目和资金考核机制,着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增强政府融资能力。
继续做好物价、编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公积金、供销、气象、档案、盐业、邮政、保险、通信、方志、石油、兵役、人民防空等工作。
(七)着力办好惠民实事
各位代表,市政府郑重承诺,今年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5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73套,配租公共租赁住房522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0户。
2、解决团山寺、高陵、久合垸、南口四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民建河综合治理。
3、新增“放心菜”基地2000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200亩。
4、为农村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8000人次;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的发放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金。
5、筹资8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6、筹资150万元,实施“助残计划”。
7、对失地农民实施免费就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万元。
8、完成C1驾照考场建设;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9、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
10、维修改造农村危桥10座。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政府工作,贵在落实。我们必须切实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石首的各项建设中去,努力做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求真务实、清正廉洁。
提能善政。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万”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身处一线解难题。引导广大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养成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习惯,坚决杜绝“问题堆积如山、我自悠闲自在”的现象发生。鼓励工作创新,宽容探索失误,激发各方面的创造力。
  高效施政。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创新政府工作流程,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规范运行、工作落实、责任追究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实、快落实。倡导“简约”文化,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复杂的程序、复杂的环节简单化,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把一切该办的事情都办成。坚持一线工作法、限时工作法、现场工作法,优质高效、简单快捷解决一切问题。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重视新闻媒体监督和公众舆论监督,拓展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廉洁从政。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决治理“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约束,加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经营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有效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石首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把这个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伟大的时代召唤着我们,光荣的使命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大干快上,为推动跨越发展、重振石首雄风而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